脚踏实地 奋发有为
从进入学校,每一节课他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讲,这一份坚持和毅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致敬。当问到他是如何坚持的时候,他说,作为学习委员,坚持坐在第一排既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又有助于认真听课跟老师交流。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做笔记,他每天都早起晚归,到教室和图书馆学习专业知识、课外知识,经常是直到锁门或闭馆才离开;在宿舍,他是起的最早的,回来最晚的。当别人在逛街、玩耍时,他在学习;当别人彷徨、抱怨时,他仍然在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了回报,综合测评在本专业排名第一。为了能够尽快学会运用英文版“SPSS”软件,他挑灯夜读,边查字典、边做笔记,了解每一个按键、掌握每一条原理、熟悉每一个步骤。为了补齐数学建模方面的短板,他从校图书馆、省图书馆借来了十多本相关的书籍,日夜钻研,自学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在学校的学习中,更多的是自我管理,这就更加考验大家自律的能力。你躺一天什么都不做也是一天,努力学习一天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一天更加充实一些呢?”他言语中透露着一种执着的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学校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坦言,没有什么爱好,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让他能够在学校中远离诱惑,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学业,从而在后来的种种考验中取得一个个优异的成绩。
史学良近照
潜心钻研 致力科研
大二,他开始接触科研,在起步阶段,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如何去做,在老师的带领下,他开始协助老师进行他学校时代参与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慢慢熟悉了解科研,渐渐地开始自己报选题做项目,就此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学良自己也逐渐从一个“科研小白”成长为一个“科研大神”,在这一阶段,他收获了许多。
关于科研,他说道,“我对科研又爱又恨。能够有机会主持参与科研立项,去做一些成果出来并在科研中得到许多经验,我觉得受益很多,然而在做项目的时候,为了使科研效果更好,精益求精,达不到时就会觉得十分困扰。”在科研上作出一些成绩来之后,总会有许多人来找他,想要邀请他一起做项目,甚至还包括老师和教授。这些邀请无疑是对他科研成果最大的肯定,也是对他本人的认可。科研在他的每一天占很大一部分,成为他生活的重心。一提到科研,他三句话离不开学校,他对学校怀有深深的敬仰之情,他说,自己能够有机会搞科研,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学校和领导们的帮助和支持,他很感激学校给予这样的机会,也想要更多的回报学校。
科研需要自己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在他遇到数学统计方面的问题时,为了解决科研上的一些难点,他把一个书架上的整排书翻了个遍。“对于那些困难,要积极主动去面对,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不畏惧,敢尝试,有开始才会进步,一步一步摸索才有收获。”学良坚定地说。对于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让他在后来的“创青春”学校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美丽河南·青春梦”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受益颇多。
风雨过后 终见彩虹
在参加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决赛时,史学良和他的团队深知比赛困难重重,为了作出更好的成绩,他们丝毫不敢懈怠,每天起早贪黑,几个月来他们不断调整方案,经常讨论问题到深夜。在比赛时又遇到了一个小的突发事件,因为主办方读取资料的版本过旧而无法读取资料,他们面临着无法解决的窘境,但是好在最后主办方对此作出了调整,使他们能够顺利参加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这样一段惊险又精彩的比赛经历在他的回忆里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事情没有结束之前,总有出差错的可能。”史学良说道,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可能会发生,但我们都察觉不到,而时刻保持机敏的心,随时处在战斗中的心理让他在面对这些困难时仍然能够自信从容应对。
在做科研时,团队很重要,团队协作能产生1+1>2的效果。如果没有团队,那么项目就无法完成,没有团队每个人尽心尽力的努力,就没有赢得比赛的可能。大家之间的默契,也让成功的几率加大,而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和辛劳最终造就了这个团队最后的胜利。也许以后大家没有机会再一起做这样一个项目去参加比赛,但是每次一想到这次比赛是多精心尽力,又是多么的不容易,也会激起大家心中那奋斗燃烧的青春之火。原来,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并肩作战,成为第一才是一件最让人难忘的事。
获得全国学校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一等奖(左一为史学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经过了学校三年的历练,如今他已经学校四年级了。与刚上学校相比,少了几分稚嫩与轻浮,多了几分成熟与责任,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强的内涵。然而,当他想要细数一下上学校后的变化,却发现,时间匆匆变化,平时总在忙着科研和学习,竟然察觉不出。这位科研成果颇丰的学长背后,是无数个被揉皱的纸团,和无数个孤灯枯坐的夜晚。他用努力和拼搏铸就了新的辉煌。
如今,马上就要毕业,他也正在准备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预祝他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给他的学校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开始新的征程。
|
|
|
版权所有©莆田市经济管理学校 |